目前分類:展覽評論 (1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  在大眾普世的認知概念中,不可見的時間流動與可見的物理變化,兩者之間是有著絕對的依存關係;而王雅慧運用跨媒材創作間的互動與對話下,在機械裝置的運轉帶動,並且再協同著影像可視的流動之時,時間的概念就不是一個完全抽象的真空地帶,觀者可以依附於展場的空間維度中四處遊走,但仍可藉由變化的光影竄動,以此感受到時間維度上的流逝痕跡。王雅慧受英國物理學家霍金一書《時間簡史》所啟發,企圖探索自身對於時間存在的既有概念,透過多媒材的重塑,並持續延展某種時間秩序下的可能性,因而轉向影像與繪畫的複寫紀實,牽引著人們對於時間概念的思考,試圖去思索並實證時間與生命的相關課題。

IMG_2784.JPG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   當觀者步入絕對平衡與精準的系列作品群時,不禁沉浸於展場與作品所共同營造出的燈光色溫、作品色調,以及等距展陳等的許多細節中,但日本藝術家原口典之卻在作品中留下些許的偏差值,如在看似等距的鋼纜作品中,刻意地拉出幾毫米的不平均,藝術家意在暗喻著社會體制的嚴格規訓底下,人們始終有著些許的個體差異存在。

  另外,由於原口典之位於橫須賀的老家,當地有著美國海軍的駐防基地,因而深受航空工業之影響,使其運用內裏為蜂巢式的飛機材料為基底材,作為系列平面與立體作品的共同材料,上面施以單色的灰階與黑色顏料,顯示出一種極為平緩的書寫情緒,更特別的是藝術家於展場樓梯的轉角處,利用鋼索上下錯位的連結,展現出物件既有的剛性,驅使著原本較為靜態而冷調的展場與作品調性,反轉成為一個富有動態張力的穩定結構。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于彭於北美館的回顧展係由該館客座策展人吳超然所策畫,展覽形式藉由八大展區來詳細爬梳于彭生平的創作脈絡,並呈現其三個前後時期風格下的各類媒材創作,涵蓋了水墨、水彩、炭筆、油畫等,多面向的創作維度,最終將東方繪畫的精隨與西方的素描核心做出連結,因此可見于彭無論是在山水、園林、人物上的琢磨,抑或是晚期對於生命的感悟等,在在都是透過水墨繪畫做出最真摯的反饋及實踐。
  最令人注目得是,策展人特別還原出于彭生前的畫室環境,其中更是運用了館內既有的空間結構與自然日照的光線變化,在一個特殊展間之中,觀者得以從不同的觀看時間而得到不同的映照,如此一來以此種特殊的展陳效果,似乎有一種于彭正在北美館現地創作的意念所在。最終,亦能進而呼應所謂「天上」與「人間」的連貫策展主軸,以悼念于彭一生的藝術造詣。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 蔡士弘在畫布、裝置、石塊與現成物的多形式中跳躍,觀者可以透過各式相異的維度來閱讀這個展覽。首先在繪畫部分,蔡士弘以氣勢恢宏的華麗用色,呼應著某種永垂不朽的意念所在;而其畫面母題大多以名貴魚種為主,另可特別留意的是背景並非是常見的水草,反倒嵌入了中國傳統的藥草;再者,挪移到大理石碎片上的觀察,連續的石塊陣列成為時空的間隙紀錄,並非純粹作為繪畫的視覺載體而已。藉由以上,可見蔡士弘是有意識的抽離以水作為介質的既有概念,讓龍魚與錦鯉架空在由壓克力顏料厚疊而成的空間,且同時間下,那些看似抽象的蜿蜒線條,其有所暗伏的是所謂「永生水母」的奇異物種,蔡士弘將畫面帶入一種完全真空的狀態,凝滯了在時空交錯下的正反虛實。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楊仁明所經營的抽象繪畫內,極度專注著某種絕對平衡與秩序,畫面組織幾乎以線性做為視覺前導,其邊緣處隨著揮發性的漸層筆觸一同擴散;然而,一旦觀者仔細凝視作品的當下,才能又發現畫面背景中那疊加而反覆的感性層次,這不僅是做為作品於內裏的符號延展;楊仁明更有意地以此為基點,將畫面組織蔓延至外在的展示形式,使得作品與作品之間、連幅與連幅之間的交界處,有著綿密的連續性,且回應著關於藝術家創作概念的一致與執著。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起手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展場中,一印入眼簾的是由木棧板所拼組而成的假山丘,王德瑜首先以現成物重組的方式,向觀者分享自身於駐村期間每日所爬上的小丘,而展場所剩餘的空間,則是佔據著兩具膨脹且放倒的蒸餾瓶狀的氣球;而在如此高度飽和的作品空間比中,藝術家是如何精準掌握了作品與場域之的比例呢?這是有鑑於展覽前置時,藝術家便以縮小的等比模型來模擬展場情境。最終,藝術家在顛覆作品與空間的關係後,觀者在其中的孔道穿梭、走動、探索並觀察,透過體感參與以及視覺觀看的多重感知下,試圖了解由王德瑜所精釀出的時空經驗與創作結晶。

4.JPG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藝術家陸先銘《老樹系列》中的榕樹,係為一種對於社會環境的終極關懷,畫面中襯著純白的背景,而凸顯出寫實的樹皮皺摺與枝幹嫩芽,暗示著過往時空所留下的痕跡與未來的契機,直接指涉出生命茂盛的意象所在,不過也一同藉著榕樹的視覺符號,暗喻著臺灣社會中繁盛的生命力與其內斂的特質。陸先銘站在自身的創作視角,串聯自身近三十年以來的創作脈絡,至今聚焦在植物與人類之間的共生基礎,以此感念著這塊土地的滋養,與臺灣社會共同渡過的那些風風雨雨。

1.jpg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《宇宙連環圖》策展主軸看似直接挪用了西方經典為核心,但卻是相當考驗策展人對於該經典內容與藝術銀行藏品的熟悉度,在既有的文本內容與作品維度中取得平衡,並且大膽地藉由四種展牆色來區隔出各個展區,如此的展示邏輯具有交互流動,但又不相互干擾的特性。展覽內容綜覽於人類、自然到空間的複合組成,雖是以亙古的宇宙視角來討論具象與抽象的意識長軸,但其中可洞悉到人類文明介入的軌跡,猶如宇宙大爆炸之後,而不斷延展的時空路徑。

1.JPG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吳芊頤的作品大多以紙膠帶與其他的現代工業材料所構成,將看似扁平而單調的基底材,借助質料與顏色的反覆堆砌之下,最終再經由光線的穿透,而產生具前後景深的層次感,使作品不純粹只是線條與色塊的抽象層次。藝術家於各系列作品的表達中,畫面內容分別以建築、窗花、地景與靜物等為主題,其中不僅濃縮著台灣在地的生活遺跡,更是羈絆著藝術家對於生活與自身記憶的片段回顧,以解構為起手,吳芊頤試圖延展並重現那些已逝的時空。

1.jpg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 此次個展包含了陳擎耀的數個創作面向,如在《親愛的領導》系列的肖像畫中,藝術家置入自己的面容,從中產生偉人威權的崩解,以此消解政治人物的崇拜意識;而《美少女軍團》系列作品中,則是反映出新世代的文化思想與行為,藉著女高中生的純淨與女子團體的絕對服從,最終成為搶攻人心淨土的必要之惡。陳擎耀的作品內質經由某種調侃的孔隙,投射出有關台灣過去政治與歷史,以及亞洲區域內的文化洗禮與對抗,而將觀者推入會心一笑的戲謔氛圍之中。

DSC_5590.JPG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近年來,楊茂林的創作脈絡逐漸脫離了關於國族議題、社會體制與相關多元文化的異質結合等,並從雕塑的激盪回到繪畫的反芻,可見其創作軸心落在自我的挖掘中且沈澱著,此展一方面是藉由不同深海魚類的習性,楊茂林透過鮮明的色彩與狂放的造型,以此詮釋出藝術家的人格特質以外;而另一方面,也是藉由個人繪畫語彙的展現下,再次揮別了那些向政治、歷史與文化衝撞的年代。

DSC_5457.JPG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2017年在筆墨夏一夫的辭世週年紀念展中,赤粒藝術於當時是著重在夏一夫的創作風格與表現形式,以回顧藝術家此生不凡的藝術造詣;而在2019年的【秋毫與泰山】並不純粹作為一種個人創作史的匯集,展覽內容以小品與長軸為多,無關乎於作品尺幅大小,藉由展名適切地回應了夏一夫的作品,那藉由以秋毫之間的碎筆焦墨,來推砌出山水世界中的宏觀視野,夏一夫的一筆一觸,皆細膩地引領觀者沁入於畫面當中。

IMG_1696.JPG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【祂方】展覽內的系列作品,藝術家主要以廢棄電腦主機板與其他IC零件為創作媒材,而其表現維度卻橫越了現成物、攝影、影像與裝置等,作品展陳的多元性似乎符合當今資訊時代的沸騰、過載與爆炸後的多種樣貌。

IMG_1657.JPG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時逢北美館整修,使得此屆台北美術獎移師至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行,而鑑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自身特殊的歷史背景,其中的展陳空間保有著強烈的區隔性,讓作品之間有著各自表述的獨立空間而不相互干擾,這與過去幾年參觀北美獎的經驗實在大不相同,但也間接挑戰著藝術家如何處理作品與空間之間的問題。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當代藝術的沸騰氛圍中,於美術館、商業畫廊與藝博會的場合裡,都不難見到裝置、錄像、觀念藝術的藝術家與其作品,但如何該觀看這些當代藝術,又該如何深入研究?相對於那些早已無法負荷的傳統藝術史學方法,開闢新的學術理路與研究視野,則是當今策展人與學界不可迴避的議題。而如今,科技藝術隨著軟硬體的技術開發與突破,超越既有物質(Material)的媒材使用,一方面間接開闢了一個新媒介的產生而非媒材,另一方面則是科技藝術的創作無法像紙筆那般的信手捻來,而提高藝術家在該創作領域的技術門檻,無疑增加了科技藝術與一般觀者的距離感與神秘性。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在傳統水墨的山水題材中,時常體現出一種古人對於自然環境的觀看情境與內心狀態,而在優美的山川景緻內,暗埋著個人獨特的精神理想及感懷寄託,「山水畫」無疑成為自然風景與人文情懷的共生結晶。至今,山水題材於高度工業及消費性的當代社會中,那巨碑式的山景佐上浮動的煙嵐霧氣,往往成為大眾遙不可及的想像,但白雨的作品擘劃出新的山水思考,建構出那光年之外的「宇宙山水」,嘗試在離開地球表面之後,實踐山水於當代視域中的可能性。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當代水墨展覽常常都會賦予一個很有韻味的展名,大多用來呼應一下傳統與當代之間的前世今生,但〈牡丹如何作為一位蕩婦〉,似乎已經背離了這種規規矩矩的常規,展名立馬讓我衍生出很強的問題意識,就是牡丹怎麼了嗎?因此,我帶著又疑惑又忐忑的心情走進這六十坪的展場中,一下子作品裏頭的視覺能量.給足我了像是核武試射的震撼力,雖說是試射,但卻一枚一枚精準地射中了水墨傳統圖像的批判、個人生命史的演變與異國文化風情等的多重目標,精準打擊了我對於閑原過往較為工筆的風格,一時間僅能在乾筆的皴擦表象中迷航著…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