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策展論述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     1950年代,由西方心理分析學者愛瑞克森(Erik Erikson, 1902-1994)以人類心理分析與社會發展理論的發展基礎之上,建構出所謂「認同危機」(Identity Crisis)的情境理論,藉以分析出人類自我認知的發展過程,而在現象觀察的結果中,愛瑞克森發現人類於各個發展階段中,是從各別不同的角色認同間切換,進行著關於「選擇」的取捨學習,意味著人類是在接受與放棄的兩個往返端點,來進行自我認知的統合與調整。因此,若要塑造出一個完整的認知設定,是需要一段持續性的累加過程,而隨著生命經驗的累積,人們同時面臨不同階段的認知危機,與隨之而來的生活變異,人類自我認知的養成充斥了掙扎與抉擇的往返過程。

02-01-01-01-01.png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(Sigmund Freud, 1856-1939)在夢的解析》(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)一書中,闡釋出個人對於夢境的研究理論,其中最主要發現到夢境與人們實際的年齡、性別、社會階級、教育程度與生活習慣等產生相當綿密的意識連結,就如同中國人所說的「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」;而另一方面,則是與個人的生命經驗有著緊密聯繫,也就是回憶,人們得以在夢境中獲得一些潛意識上的抒發。換而言之夢是直接或者間接映照著我們的現實狀態,亦成為個人意識上某程度上的欲望滿足。因此,夢境對於人類而言,是具有著一體兩面的疏導作用,其一是反映現實狀態,其二便是反向關照出自身所期待。雖然其中不完全帶有真實性,但確實在反映出個人私密性的淺意識深處,對應著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或者是心之所向,皆成為夢境組構的關鍵題材及元素。

文章標籤

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