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(Sigmund Freud, 1856-1939)在夢的解析》(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)一書中,闡釋出個人對於夢境的研究理論,其中最主要發現到夢境與人們實際的年齡、性別、社會階級、教育程度與生活習慣等產生相當綿密的意識連結,就如同中國人所說的「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」;而另一方面,則是與個人的生命經驗有著緊密聯繫,也就是回憶,人們得以在夢境中獲得一些潛意識上的抒發。換而言之夢是直接或者間接映照著我們的現實狀態,亦成為個人意識上某程度上的欲望滿足。因此,夢境對於人類而言,是具有著一體兩面的疏導作用,其一是反映現實狀態,其二便是反向關照出自身所期待。雖然其中不完全帶有真實性,但確實在反映出個人私密性的淺意識深處,對應著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或者是心之所向,皆成為夢境組構的關鍵題材及元素。

 

  夢寐在腦內意識流中不斷地抽離與置入的同時,人體於感知上的視覺效應是大於聽覺,而空間感官亦是立體大於平面的,因此雕塑藝術便是對於夢境的再製而言,更是絕佳的詮釋語彙。一旦我們雜揉在具象與抽象的感知下,經由個人主體經驗為前導,可能藉著以物寄人的方式來進行自我轉譯,在跳躍性的觀看邏輯之下,其中些許的細節與現實是有所脫鉤的,這也符合夢寐所建構出的看似合乎邏輯下的錯亂邏輯,因而在展覽主軸與動線上不做預先立場的介入,開放地提供觀者自由想像與自由流動的場域設定,試圖來刺激觀者對於自我意識上的處理,並如何與之相處。

 

 

  綜觀而言,在展覽當中是企圖創建出一個具初始概念的廣域時空,以雕塑作品來深入於個人身心感知的層面,刺激觀者來思辨當代社會中的本質問題。因此,其中充滿著童真遊玩、動物奔騰、植物蔓生,甚至是浩瀚的宇宙界域,觀者能夠反覆交替著宏觀與微觀的視角,恣意遊走於現實遙想與超現實異想的交匯之處,誘發出不受現實環境所箝制的反思及抵抗意識,使展覽本身不僅停留於社會群體的集體療癒,或是尋求生命經驗的投射共鳴,而是自視覺場域中做出號召並實際行動,藝術家以各自的初始角度來向觀者詮釋,何謂初始、而又如何初始的自然態度,漫遊於視覺風景與人文念想的夢寐境地。

  本展力邀七位臺灣當代年輕雕塑家參與夢寐的生成:王志文(b.1971)以父愛情感為出發,細膩雕琢出孩童稚嫩天真的樣態,無論是對於玩偶的珍惜或是面對大海的激動,皆能引發觀者對於孩提時代的念想;標軍杙(b.1982)嘗試著與材質之間進行相互的對話,創作過程中逐漸導向無意識的非線性思考,一方面是挑戰著自我面對材質的掌握極限,另一方面亦是自我心境上的哲思考驗;林冠吟(b.1985)將生硬的金屬塑造成具生命力的植物,將抽象線條轉化為生命載於盆景意象之上,花盆再作為具象與抽象之間的轉介,置身於夢境與現實中的來回切換;林國瑋(b.1985)將孩童作為年輕世代對抗社會體制的縮影,體現出大多社會的現實面下,雖對於社會的制度有著不滿,但僅能做出無力抵抗的滑稽之舉;林保瑋(b.1987)的作品主要受到交通移動上的視覺感召,在富有流動性與重複性的迴圈造型下,形塑出自我對於身處在異地的不安,也揭示著潛意識中不全都是受到保護;陳威宇(b.1987)將人類肢體與動物形象做出超現實的拼貼組合,在細節當中鑲嵌入超自然的樣態,提供觀者仔細窺探的角度;陳為榛(b.1992)在現成物創作的導引之下,以拼裝的方式來組裝出個人的異想氛圍,藉以來閃避現實生活中的狀態。

 

 

  在現實的當代社會中,人們經常面對著日常生活的高度壓力、物質需求的膨脹又或是權力慾望的追求等,在背離初衷的純粹自我時,即在生存之際努力掙扎。然而,人們能在夢寐中築出一道與現實世界的對抗面,撇除既有的消費文化意識、社會階級與權力結構等的種種宰制後,觀者便能漸漸探掘且回溯至孩童的襁褓時期、靜心於盆景內的松枝盤繞,抑或是想像作為翱翔於天際的禿鷹等,全然處於一種完全初始的自然樣態,在那如夢寐般的美好之中,自然且純粹地遊玩、茁壯、成長。

 

 

 

  最終,夢寐彷彿是可與外界雜念有所阻絕的高牆,在本我初衷意識重塑的過程中,享受著當下霎那間的自然感動,希冀透過藝術家的作品來鋪陳一道文化表徵的路徑,一道開向那怡然自樂的桃花仙境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